恨不得马上…

等哪天……等将来……等不忙……等下次……等有时间……等有条件……等有钱了…...等来等去 等没了缘分……等没了青春……等没了健康……等没了机会……等没了选择……等没了美丽;谁也无法预知未来,很多事情可能会一等就等成了永远。——致你们,因为谁也等不起!
Concerto in C Major for Mandolin, Strings and Harpsichord, P. 134: I. Allegro (Instrumental) - Sol Goichberg、Max Goberman

古水:

*musica autentica*(本真之音) 之 
维瓦尔第「C大调曼陀林协奏曲」 
首乐章: 快板 
(Mandolin Concerto in C major, RV 425: I. Allegro)

        作为鲁特琴家族中的一类,曼陀林由曼朵拉(Mandore)演变而来,一般有4-6组复弦(每组2-3根),早期用手指或羽管拨动羊肠弦发声,音量较微弱,18世纪中叶那不勒斯制琴家族维纳齐亚(Vinaccia)改良的钢丝弦曼陀林,基本确立了其现代的形制。
        除了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被描述为花前月下弹唱小夜曲的伴奏乐器外,为曼陀林创作的作品亦是横贯了从文艺复兴直至20世纪的各个时期,古典作品则尤以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们的创作为最。安东尼奥·维瓦尔第(Antonio Vivaldi 1678.3.4-1741.7.28)共有三部为曼陀林而写的协奏曲传世(RV 425、RV 532、P. 16),"RV 425"是为四复弦曼陀林及乐队所作,与他著名的「四季」同问世于1725年。曼陀林的技巧表现在该作中已不可小觑,乐队与独奏声部的“对话”意识已然超越了大协奏曲之时代局限,表现出丰盈的律动之美。首乐章,曼陀林将主题以渐强方式呈现,并在高音区与通奏低音的伴奏部形成对比,清脆的拨奏犹如泉水滴落之声,更似钟磬齐鸣之音,欢乐之情油然而生!
        当代演录常以古典吉他取代巴洛克曼陀林,却无法在音色的细腻度上细致还原古曲的独特魅力,推荐的这版由改良曼陀林同小编制现代弦乐团共同演绎,权作对于本真之音的期许吧!音轨来自CBS立体声早期录音,复刻收录于79年影片「克莱默夫妇」之原声大碟

曼陀林: 索尔·古奇伯格**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Sol Goichberg 1908-1978)
协奏: 纽约小交响乐团** 
         (New York Sinfonietta)
指挥: 麦克斯·戈伯曼** 
         (Max Goberman 1911-1962)

评论

热度(18)